企业家的成功故事经典

来源:美文范 时间:2024-05-15 12:06:02 责编:mwfan 人气:

企业家的成功故事经典

  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故事应该是听得很多了,这其中让你收获最多的是哪一个企业家呢?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企业家的成功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家的成功故事篇1:Maureen Kelly

  Maureen Kelly 是纽约一家化妆品公司Tarte Cosmetics的创始人,该公司专门为那些忙碌的女性提供便携的、容易使用的产品,Maureen Kelly的任务就是让生活中的女人看起来与众不同,充满自信,她经常转换思想,创新包装,更新产品。但是作为企业家,因为她的竞争力,清晰的远见及爱心吸引了我们。

  现年34岁的Kelly,当1999年她决定放弃心理学博士的学业,而投身于化装品行业时,她所具备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她经常成为百货公司化妆师的牺牲品,这些化妆师使她变得漂亮,但是也掏走了她的很多钱,而且洗过之后不能再现这样漂亮的外貌,所以她知道很多人都需要简单的、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且很实际的化妆品。因此尽管她完全缺少这一行业的经验,但是她还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通过实验室和药剂师的大量实验,他们把Kelly的想法变成现实,同时Kelly也无数次的去纺织品市场寻找最优质的皮料和纺织料,做化妆品的包装材料,而且Kelly投入了她所有的储蓄和信用卡贷款,总计20xx0美元,最后,她勇敢地与化妆品的龙头公司进行竞争。她后来回忆说,“回首过去,我发现我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Estée Lauder, Lanc?me等大型公司都有着数百万的广告预算资金。因为我当时太年轻了,我就想,‘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而我做不到呢?” 正因为Kelly没有逃避竞争,所以现在她才能在这行业中争取了她自己的一席之地。

  去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50万美元。但是要不是Kelly 的远见,Tarte’s也很难成功。为了最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Kelly在网上设立了公共论坛forum online,会员可以访问并提出反馈意见,利用这些意见,Kelly不断壮大自己的公司。

  凯利同时也控制公司不至于过快的扩大,在2年半时间内,她及其四个同事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搬出了她在曼哈顿租用的单间卧室作为办公室。在早期,当那些想合伙的公司如潮水般涌来时,包括美国最受欢迎的购物网络公司QVC,Kelly拒绝了这些公司给出的高利润,她说,“我打算确定我们公司提供的产品是优质的,要真诚的对待消费者,永远都有存货。我看见好多品牌兴起又衰败,是因为它们突然间到处都是。”

  在20xx年,Kelly准备与QVC公司合作。它们间的合作带来了巨额利润,在20xx年春天,QVC公司请求Tarte公司实行“今日特价”的活动,意思是24个小时内,有一种产品打折销售,这种方法可能带来数百万的利润。

  但是Kelly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她对他人的爱心。今年,公司为一个国际组织Habitat for Humanity捐献物资。此外,精华产品收益的15%都捐给一个年轻女士团结一致抵抗乳腺癌的组织Young Survival Coalition。 Kelly说:“我们一直在尽力回报社会,因为人们一直在帮助我,给了我很多好机会,所以不管你是多么的渺小,你都必须尽力的回报。

  美丽或许是主观的东西,但是Kelly的干劲、关注和热情赢来了所有人的钦佩。与此同时,挑战也相继降临。她打算春季之前使产品进入英国市场,这计划使公司业务异常忙碌,此时Kelly正好有了宝宝。整个过程,她没有任何的耽误和迟延。她说,“那正是我精力旺盛的原因,我认为如果没有挑战或者难题,事情将会变得很无聊。我喜欢每天工作,喜欢预测意料之外的事情。每天都会有点不同。也许将来的某天会发生一些疯狂的事,但是我会把它处理好的。”

企业家的成功故事篇2:任正非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总裁,1944年10月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是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在他的带领下,华为挺进世界500强,20xx年排行全球第285位,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带领华为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任正非的个人持股却不到1%。20xx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中,70岁高龄的任正非排名第三,仅次于马云和马化腾。

  43岁的创始人

  任正非曾说过,他下海纯属出于无奈。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南油集团后,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上都出了状况。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所在的南油下属企业连续亏损,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在解决生活压力和创出一番新天地的双重动力之下,1988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启动资金只有区区的2万元,业务是销售通讯设备。

  任正非能在43岁的“高龄”勇敢创业,是源自他对通讯设备的精通。他19岁考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尚未毕业文革就开始牵连,让他第二天早上立即回校。分别时,父亲脱下唯一的翻毛皮鞋给他,特别嘱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在父亲的叮嘱下,任正非排除干扰,苦修数学、哲学,并自学了三门外语,奠定事业基础的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入门。后来,任正非入伍当通讯兵,参与一项军事通讯系统工程时取得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国家空白。33岁时,他还因技术突出成就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山里走出的大学生

  回望任正非的人生路,最初,他只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任正非出生在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山区小村庄,那里最着名的就是黄果树大瀑布。父亲在北京上过大学,母亲念过高中,都当老师。任家有兄妹7人,任正非是老大。全家9口人全靠父母的微薄工资维持,吃饭实行分饭制,都有份,但都不多。任正非上高中时,常常饿得心发慌,却只能用米糠充饥。

  任正非结婚时,拮据的家境仍未改变。创办华为后,任正非和父母、侄子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为了节约钱,母亲只敢买死鱼死虾,晚上出去买便宜蔬菜与西瓜。

  最初两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打价格差获利。代销是一种既无风险又能获利的方式,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公司财务有了好转。不过,任正非没有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改善生活,而是投到经营中,华为很快就进入了发展的轨道。

  大方的小气鬼

  任正非酷爱《毛泽东文选》,他重新注解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企业最重要的是将产品卖出去。

  为了销售,华为不吝投入,甚至不计成本:在与爱立信血战的黑龙江,华为派出人数多过对手十余倍的技术人员,在每个县电信局展开肉搏战。哪里出问题,华为人立即赶到现场。为拿下一个项目,华为会花费七八个月时间和与回报不符的投入……做法看似愚蠢,却能从跨国巨头手中抢下客户。

  20xx年,华为参加香港电信展,邀请世界50多个国家的20xx多名电信官员、运营商和代理商参加。20xx多人往返一律头等舱或者商务舱,住在五星级宾馆,还拎走上千台笔记本电脑——为此,华为耗费2亿港元。这是华为第一次高调地在国际电信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出手阔绰”,得到了高额回报,20xx年,华为开始大举全球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任正非并非是挥金如土的人。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他们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房费约20xx美元。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

  任正非的大方,还体现在员工待遇上。3年前的20xx年,华为赚了154亿元,却大手笔拿出125亿元作为年终奖,15万华为员工人均年终奖可达8.33万元!

  虎口夺食者

  众所周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提倡“狼性”文化。他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狼性”永远不会过时。“华为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从虎口夺食的历史,他面对的是老虎,所以每时每刻不能懈怠。”一名华为内部员工说。

  华为进军美国,就是一场经典的“虎口夺食”战。当年,华为的脚步一进入美国市场,在数据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思科公司就开始阻击。20xx年1月23日,思科正式起诉华为以及华为美国分公司,理由是后者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仿制,侵犯其知识产权。

  面对思科的打压,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聘请律师应诉,一边着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死对头3COM公司。20xx年3月,华为和当时已进入衰退期的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三康”,3COM公司的CEO专程作证——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任正非在诉讼最关键时刻祭出的合纵连横奇招,瞬间令思科的围剿土崩瓦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从此,华为在美国的扩张,没有了拦路虎。

  跨国巨头合作伙伴

  毋庸置疑,任正非超乎常人的谋略和视野,是华为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华为与IBM的合作,就彰显了这一点。

  20xx年初,任正非致信IBM公司CEO彭明盛,希望IBM公司派出财务人员,帮助华为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当然,华为将支付巨额费用。

  为什么要雇IBM?因为任正非注意到,虽然华为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净利润却逐年下降,他甚至不知道一个单子接下来是否会赚钱。尽管从20xx年开始华为公司的财务部门已经参与成本核算,但是公司还是缺乏前瞻性的预算管理——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很难做到这点,但这却是跨国企业擅长的。

  不久,华为公司正式启动了IFS(集成财务转型)项目。与此同时,IBM正式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在其全球几十家事业部客户中,华为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单纯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任正非的眼光,超出其他国内企业。

  IFS项目给华为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财务总监,他们把规范的财务流程植入到华为公司的运营流程,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平衡发展,这也是近几年华为虽然营收增长放缓,但利润的增长仍然不错的重要原因。

  从不接受媒体采访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任正非是最低调神秘的,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都一律拒绝参加。

  他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他希望华为员工要“安安静静”的,不要到网上辩论,“那是帮公司的倒忙。”

  追根溯源,任正非这样做,是“文革”期间,任父受到批斗,导致他入伍后尽管多次立功,却一直没有通过入党申请。这让他习惯了不得奖的平静生活。文革结束后,“标兵”“功臣”等荣誉排山倒海向任正非涌来。受过去经历对心理素质的“打磨”,面对这一切,任正非早已淡定。

  首创人人股份制

  20xx年12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揭开了一个华为崛起的重大秘密:人人股份制。

  在华为的股份中,任正非只持有不到1%,其他股份都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如果你离职,你的股份该得多少,马上数票子给你。哪怕是几千万元的现金,任正非眼睛也不眨一下。但是你离开公司,就不能再继续持有华为股份。华为股份只给那些现在还在为华为效力的人。这样一种体制的设计,是全球没有的。

  任正非透露,设计这个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节俭、忍耐与慈爱的影响。

  任正非还创立了华为的CEO轮值制度,每人轮值半年。此举为避免公司成败系于一人,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任正非总是流露出发人深省的危机意识,伴随着华为的高速成长,他开始为“发展太快,赚得太多”感到焦虑。20xx年,华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460亿美元,利润高达54亿美元。深谙“过冬理论”的任正非,决意把“多余的钱”花到前瞻性领域。20xx年,华为卖出了7500万部智能手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还铺设了全球46%的4G网络。任正非保守地抛出20xx年的目标:“56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收入应该没有问题”。

  当被问及华为“成功的秘密”,任正非的答案是:华为没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学。任正非说,华为没什么背景,没什么依靠,也没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任正非说,华为只是一棵小草,在把自己脱胎换骨成小树苗的过程中,还需要向西方学习各种管理的东西。

企业家的成功故事篇3:一个企业家人生路上的四个贵人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贵人,即便平凡如郝鸿峰。

  20xx年前的8月1号,他从绿皮车厢里走出来,像大多数在路上的盲流一样,他身上只有几百块钱,且没有地方可去。然而对这个20岁以前连火车都没见过的年轻人来说,只要不回家乡,怎样都行。

  出站的人潮渐渐退去,四周静悄悄的,墙壁上的黑白挂钟滴答滴答地指向凌晨一点半。当晚,他就睡在了火车站。“反正这里谁都不认识我,干什么都无所谓。”火车站里有群流浪汉,流浪汉臭烘烘的,他也毫不在意。“彼此都是没有‘伞’的人,在意什么呢?”

  ——从底层出逃,为身份焦虑,又极度渴望成功。但是怎样成功?

  人贱心远贱,身贵人不贵。今天的山西代理商联合会会长、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或许是个绝佳的案例。

  第一个贵人:不安分之心

  从河南郑州出逃到山西太原,郝鸿峰没想到,他离成功似乎越来越远。

  尽管他刚刚大学毕业,学的还是著名的工商管理,但是没背景没关系,在太原,他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最后只能干起了酒店保安,甚至客房服务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半年。

  半年后,郝鸿峰终于决定创业。

  看似为成功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搏,事实上,创业的启蒙早已根植在他心中。大学时,郝鸿峰突发奇想要做旧书回收生意,也就是将图书从废品收购站按斤买回来,然后再走街串巷按本卖出去——这一现在看来喜感十足的生意方式,在那个图书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年代并非奇谈。

  然而郝鸿峰穷小子一个,创业资金从何而来?好在当时睡在他上铺的兄弟徐磊鼎力支持。徐磊出身商贾之家,一直看着郝鸿峰不折不挠地折腾自己,从心底里相信,这个穷小子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于是,他苦口婆心说服父母,砸下两百万元,欲与郝鸿峰大干一场。

  那真是一个激情乱烧的年代,郝徐二人招人马、建队伍,学校还专门给了他们一间办公室,颁发了诸如“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等花花绿绿的奖状。

  旧书生意开张了,却没想到人民币比激情烧得更快。收来的书卖不掉,能卖掉的书收不来,赔掉两百万元他们只耗时半年!

  ——也许所有荒唐的梦都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曾经为之不惜代价追逐过,曾经有人为你不安分的心击节叹赏过,那份温暖就已足够。而正是这种不安分之心,是郝鸿峰得遇贵人的第一个前提。

  重拾创业之心,再次上路的时候,郝鸿峰说,徐磊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郝鸿峰第二次创业和第一次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走街串巷发小报、贴传单。彼时,中国保健品行业诸侯混战,几大品牌发动俯冲式营销从空中杀到地面,诸如三株口服液的广告都刷到了农村的猪圈上,渠道下沉之深,巷战惨烈之貌,今已难见。

  目睹此状,郝鸿峰找到了太原某保健品代理商公司,随后拿着公司老板给他的两千块钱启动资金,租平房,到火车站找来10多个流浪汉,发报生意就这样开始了。

  半个月发出一百多万份,按照老板当时发一份给三分钱的承诺,郝鸿峰应收款项三万元,却只陆陆续续拿到七千多块钱。

  第一次找到老板,老板赖账说,“我们销售很不好,就是因为你们报纸发得很不好!”

  第二次找到老板,老板指着郝鸿峰,“你小子再敢来,我找黑社会揍死你!”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多年后回忆往事,郝鸿峰说,那一天他特别无助。太原的冬天特别冷,他只套了一件大一号的廉价西装,口袋里只有五毛钱。十多公里的回家路,一路走一路哭,一路哭一路走——世界比他的想象来得残酷,那一刻他却想起了曾经鼎力相助毫无怨言的兄弟徐磊。郝鸿峰发誓说,他一定要做一个有钱人。

  坚持在路上,或许只为温暖我们的人。

  第二个贵人:义气当先

  励志创业:一个企业家人生路上的四个贵人 守得云开见月明,眼看走投无路,命运又来眷顾,郝鸿峰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贵人。

  因为郝鸿峰讲义气、够实在,当时一起发传单的人后来都成了兄弟。里面有一个人叫李忠鹏,李忠鹏对郝鸿峰说,“太原有个食品厂,食品厂的老板叫翟连增,翟连增住的是别墅。干脆我们过去把销售承包了吧!”郝鸿峰说干就干。一个多小时后,翟老板在床上亲切接见了郝鸿峰。

  郝鸿峰这才知道,原来翟老板癌症晚期大难不死,刚刚被家人从医院抬回来。而他那所谓的食品厂也就一栋小楼,一楼工作间,七八个妇女正漫不经心地包着饺子;二楼就是老板的家,也就是李忠鹏所谓的别墅。

  “小郝啊,我看你这个小伙子不错,你来当头儿。李忠鹏嘛,你就当副总。没有基本工资,饺子我给你个底价,想卖多少卖多少,差价都算你们的。另外,我再给你们一栋别墅办公!”听上去,无人可用的翟连增,也有点病急乱投医,不抱啥期望的意思。

  虽然与预想落差巨大,但郝鸿峰想得很实在,“卖饺子不就意味着每天可以吃饺子?这总比兄弟们每天啃馒头强啊!”

  1999年的5月1日,郝鸿峰带着他的十来个兄弟过来了。

  翟老板给郝鸿峰的办公别墅,其实是太原一条污水河边的违章建筑。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除了一部还欠着几十块钱的电话。

  而当时翟老板的饺子出厂价是两块八一斤,销售走的是太原当地的小卖部。小卖部对外卖三块三,一斤饺子可以赚五毛钱——可就算是五毛钱,到了夏天,人家也不愿意卖啊。原因是小卖部只有一台冰箱,用同样的空间卖雪糕,利润低点,可周转快。

  怎么办?这是郝鸿峰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开辟渠道。走超市渠道?首先是一万多元的进场费给不起,其次45天的账期也等不了,再加上此时三全、思念已经在北方市场声名鹊起,翟家的“三无产品”怎么可能打得过?

  直到某天,郝鸿峰路过一家小饭店,灵机一动——饭店渠道行得通吗?他望望李忠鹏,说,“兄弟,你脸皮厚,人又长得帅,你进去试一下。”半推半就,李忠鹏还真去了,满口郝鸿峰教他的“台词”,“老板,这饺子放这,好卖就卖,不好卖就送你吃啦!”

  三小时后,李忠鹏的BP机响了,回电话,那头饭店老板火急火燎地吼,“饺子全卖完啦,再送20斤来!”郝鸿峰大喜。原来太原很多饭店以前都不愿卖饺子,因为饺子制作时间长,还不如卖面条省事。但北方人毕竟爱吃饺子,需求又摆在那儿——从前竟无人从这个渠道下手!经此一役,郝鸿峰开始猛攻太原的大小饭店。

  七个月后,翟老板家的饺子终于有了名字——乐田园,一天能卖10吨,超过思念、三全成为太原最好卖的饺子。到那年年底,厂里的员工增加到200人。郝鸿峰说,这是他一生都觉得骄傲的事。

  然而故事又该转折了。不知是否受到销售奇迹的刺激,从没做过这么大买卖的翟老板突然从病床上站起来了。他时不时到市场部转悠一圈,了解了解思想,指挥指挥工作,其用意无非是告诉“同志们”——他才是乐田园的老板。

  无奈销售部的小伙子个个血气方刚,这些人跟着郝鸿峰才算告别了流浪生活,他们觉得和老板只是承包关系而非上下级。矛盾就此积蓄,发展到某天双方竟对骂起来。事态好不容易平息后,翟老板对郝鸿峰说,“小郝啊,现在生产一线也在打仗,我准备把你调到那里狠狠抓一抓生产。”

  郝鸿峰知道,老板是在赶他走人了。

  第三个贵人:感恩之心

  这又是一场非典型意义上的失败。翟老板和郝鸿峰约法三章:“一不能带走一分钱,二不能带走一个人。破坏这两条规矩,我找人收拾你!”于是20xx年的12月31号,面对他招来的一众兄弟,郝鸿峰做了人生最精彩的一次演讲,现场哭声一片。

  把翟老板列为自己人生的贵人,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意外。但人生求胜的秘诀,或许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才了如指掌。正是一直心存着一份感恩之心,才使郝鸿峰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得遇各种各样的贵人。而通过这一个赶他走的贵人,郝鸿峰知道,相比以前,此时自己就像是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条路就是做渠道。乐田园饺子一飞冲天的案例历历在目,此时就不是他找贵人,而是贵人找他了。

  程凤仪,当时山西洪洞酒类商贸公司的副总,虽说与郝只在其卖饺子过程中有着一面之缘,但他觉得郝鸿峰把自己放得低,做事又靠谱,表示愿意引荐其做金星啤酒的代理。

  金星啤酒?大品牌啊,一个三无产品自己都能卖得高潮迭起,何况这个?郝鸿峰兴奋极了。当年春节之后,郝鸿峰立马找姐夫借了5万块钱,另外两个朋友一个出资一万块做二股东,一个拿出一台二手电脑作价7000块钱做三股东——有钱有电脑再加上从金星借的那台面包车,山西百世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了。

  殊不知,啤酒销售有淡旺季之分,郝鸿峰刚试水就撞到枪口上,几万块钱半年不到就亏完了,只剩下一张2万块钱白条——自那以后,郝鸿峰发誓坚决不碰季节性产品。

  毕竟慧眼识英才,不忍英雄落难,得知百世酒业窘况,程凤仪再度出手引荐郝鸿峰代理汾酒集团的一个子品牌——加佳酒。代理需要保证金,借钱是门艺术活。郝鸿峰环顾四周,最后硬是凭人品,从太太的领导以及当时的房东那里借出钱来。

  接下来就靠郝鸿峰的渠道功夫了——第一个月卖了1000多箱,第二个月3000多箱,第三个月1万多箱!货拉回来根本来不及进库,春节前一个超市的代理商来到郝鸿峰办公室,一听说没货气不打一处来,十几万现金往天上一扔。郝鸿峰解释说,“每断一天货,超市是要罚他钱的。”

  钱来得很容易。代理加佳酒,郝鸿峰第一年挣了100多万元,第二年更是挣了500万元。到第三年,厂商不干了。原因是集团领导换了,而加佳酒由一个藉藉无名的地方品牌成长为横扫山西的畅销品,厂商关系开始重新博弈。

  有钱了,郝鸿峰却不改自己的义气、实在,对这种兔死狗烹的把戏,他嗤之以鼻,甚至发誓一定要再做一个品牌把加佳酒打下去。转过头来,他就代理了当地另一个酒品牌——“汾阳王”。

  20xx年,非典刚刚在广州露出苗头,此时其他酒代理商并未有所动作,郝鸿峰却给山西市场狠狠压了一批货——经历过苦难的人往往害怕一夜回到解放前,对各种变数都保持高度警惕,这是岁月沉淀出的必然。继而众所周知,非典肆虐全国,太原与北京、广州沦陷为全国三大重灾区。由此,能保证在山西不断货的白酒只有郝鸿峰的汾阳王。

  几个月后,非典过去,山西消费者已经认定了汾阳王,加佳酒自此一蹶不振。

  非典一役,百世酒业在山西大显气象。随后,其代理业务蒸蒸日上,日渐发展为山西最大的酒类代理商之一,郝鸿峰也当上了山西代理商联合会的会长,人生走向正轨。

  第四个贵人:学习之心

  可是有钱了就算成功吗?20xx年,在成都开糖酒会,一众兄弟酒过三巡,有人提出百世公司的梦想是什么?郝鸿峰大喝一声:做世界最大的酒类流通企业!

  嗯,那现在的世界第一是谁啊?

  兄弟们立马上网搜索:20xx年,世界上最大的酒类流通企业英国迪亚吉欧,销售额1000亿元人民币!郝鸿峰当时就傻了。“这个目标太遥远……算了,我们还是做中国第一吧。”

  那中国第一是谁啊?金六福,一年30个亿。借着酒劲儿,郝鸿峰当场宣布,百世酒业20xx年销售额要突破100亿元!他改不了说干就干的脾气,20xx年5月,百世酒业为之成立战略发展研究部,半年之后调研报告出来了:现实是,20xx年山西整个酒类市场的盘子也就100个亿,与此同时,百世酒业效仿苏宁国美做名烟名酒连锁店很不现实,先期试点的几个连锁店算上房租、运营费用,根本不具备复制能力。

  眼看连中国第一都做不了,郝鸿峰很低落。

  励志故事_经典励志故事_励志小故事出身底层,他有一颗不断攀爬的心。而攀爬的过程就是学习,就是采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20xx年的7月,郝鸿峰到清华大学上EMBA课,接触到电子商务,顿时又激动了。在做渠道的郝鸿峰看来,酒这个东西最适合电子商务。第一,酒不愁卖,不存在款式问题,不存在过期问题;第二,酒的客单价高,抗跌性强,年头越久越流行;第三,网上卖酒周转率高,至于利润,两三瓶茅台就能抵过一台冰箱。

  那堂课的老师朱岩,被郝鸿峰视为自己人生的第四个贵人。

  此时国内尚无成功的酒类电子商务企业,想摸石头过河却找不到石头,那就摸着自己的大腿吧!20xx年8月,酒仙网注册。郝鸿峰深知传统企业做B2C两眼一摸黑,开出两百万年薪外加期权在北京挖来人才。结果对方去太原考察一圈后回了一封邮件:第一,酒仙网很有前途;第二,郝总很有梦想;第三,我坚决不能去。

  太原毕竟是个小城市,要把酒仙网做到全国最大,物流配套、供应链管理都跟不上。20xx年底,郝鸿峰将百世公司分成两大业务板块,百世公司留在山西,酒仙网挥师北京转型纯电子商务公司。

  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20xx年年初的一天,郝鸿峰突然接到电话。“郝总不得了啦!”“咋啦?”“呼叫中心被打瘫痪啦!”“啊?”

  原来,为了吸引流量,酒仙网推广部门编辑短信:“凡当天在酒仙网注册,都可以免费领酒一瓶。”推广部门要求每位员工将此短信转发给身边100个朋友。殊不知,短信产生了链式传播效应,当天早上呼入电话达到几万个,而当时的呼叫中心座席只有近十个人……

  还有一个故事。20xx年春节前夕,酒仙网以每瓶1099元的价格在网上开卖茅台。殊不知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单子进行限购处理,结果来自上海的第一个订单便将其打翻——该客户订了47万元的货,导致酒仙网几乎整个春节没有茅台可卖。

  牛刀(博客)(微博)初试频频自摆乌龙,郝鸿峰却认为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酒类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传统的酒品流通分国代、省代、市代、区代、分销终端6个环节,每环加价25%,酒仙网显然打乱了原有生态,因此一开始郝鸿峰经常接到电话,“小郝啊,你这样搞是要出事的!”

  然而,酒行业的品牌分散性决定坚冰是可以一步步打破的。就像京东商城当年打破传统家电销售模式,一旦有家电品牌与之合作,后续的合作品牌肯定会随着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张而增多。酒仙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酒类电子商务企业。没有人愿意独自抵抗大势。

  回想自己当年成为有钱人的梦想,郝鸿峰会觉得有点好笑。现在他和一起进京的山西兄弟一起睡六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郝的上铺是他的秘书,据说这个房间每天鼾声如雷,但谁也不知道谁的鼾声最大——就像20xx年前的太原火车站。

  人生最难,或许就是人贱心远贱,身贵人不贵。倘如此,就能不断遇上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