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关于二战的散文

来源:美文范 时间:2024-05-17 15:27:38 责编:mwfan 人气:

  今日回忆二战,多少往事堪叹,弹丸日本极狂妄,最终遭受两弹。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二战的散文。

关于二战的散文:纪念二战

  二战,是当今全世界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全世界的一场恶梦,谁也忘不了那1940——1945年的悲惨时期。

  由德国、日本、意大利几个主要国家为首的法西斯主义者放肆的入侵着世界各国,60多个国家参加战斗,死伤成千上万,波及20亿人口,战火延续到非、美、欧、亚洲、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次大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据统计,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人数为一千三百六十万人。仅在苏德战场,德军与其盟军死亡人数为六百多万。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有一百二十八万人向中国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一百二十四点七万人。意大利损失十六万多人。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在德国本土上,有四百万平民死于战火,一千四百万人无家可归。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当时死伤二十余万人,并且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不管罪恶的法西斯侵略者,无论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最终都会被正义所消灭,全世界人民心中正义的力量才是强大和永恒的!

关于二战的散文:今天,应该怎样纪念抗战与二战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抗日救亡运动从此渐渐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旋律。此后六年,尽管中日局部冲突不断,但中国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积极准备,赢得了最为宝贵的几年时光。中国经济、国防均有很大提升,沿江沿海地区教育文化机关、大型工业设施、可移动的文化宝藏,中国均有相应安排。这些准备为后来全面抵抗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日本有效控制东北后并没有停止对关内渗透,没有停止激怒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挑衅活动,特别是所谓满洲国宣布其领土包括热河省后,长城内外成了日军蚕食、侵占的对象。1933年,日本以热河省官员表示“归附”满洲国为由,与所谓满洲国军队联合进军热河,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山海关、长城各口沦为日军攻占对象。长城危机,华北危机,中国再不起而抵抗,神州将很快沦为日本殖民地。长城抗战为中日全面战争的预演,中国将士的顽强斗志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中国方面的准备说,由长城抗战演化成全面战争,显然还不具备充足条件。即便发动,也是一个不完全的战争,而且肯定潜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危机。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接受日本提出的妥协条件,在塘沽签署了停战协议,同意将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

  就中国全局而言,《塘沽协定》是一个屈辱协定,但其一方面激活了国内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绪,为两年后的“一二九运动”、三年后的“西安事变”、四年后的“卢沟桥事变”积蓄了动能;另一方面为切实进行战争准备发布了一个实际上的动员令。此后的中国,大致进入一个“准战争状态”,读蒋梦麟《西潮》很容易感觉那时在华北地区继续坚守的知识人,通过长城抗战,都比较清楚中日决战不会很远了。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极大促动了中国人的觉醒,中国社会各界放弃幻想、准备战争的情绪渐趋上风。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撤回关内五六年的东北军不堪继续忍受“不抵抗”而丢失东北的历史指责,他们宁愿血染沙场,也不愿继续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悲剧。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蒋介石放弃内战,领导抗日。

  在共产国际、中共介入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抗日。这是一个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全面抵抗只等待一个命令。

  半年后,“卢沟桥事变”发生。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这是抗日自卫战争的起点,甚至可以说是东方及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十天后(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中国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卢沟桥事变的推演,关系中国国家整个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事变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的关键,全系日本军队的行动。蒋介石宣布: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中国依然希望和平。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其实,根据后来的研究,蒋介石庐山谈话以强硬姿态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是战争,而是和平。但这个谈话并没有被日本政府准确解读,日本不仅没有和平解决卢沟桥危机的诚意,反而持续向平津增兵。26日,华北驻屯军向中国守军宋哲元第二十九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二十九军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宋哲元严词拒绝,并向全国发出自卫通电。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增调二十万军队至平津。28日,日军按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此后一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进行顽强抵抗,用行动粉碎了日本迅速战胜中国的梦想。

  但也必须承认,持续一年多的对杀,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大片国土沦陷,沦陷区数亿人民成为日军俘虏、人质,中日战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能做的就是不投降,不妥协,静待世界格局变化。

  中国终于等来了太平洋战争,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战略反攻渐渐取代了战略僵持。从这个历史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浅显的启示:

  第一,进入近代,中国的发展受制于国际环境,中国要想实现自己的国家梦想,不可能离开世界主流。今天纪念抗战、二战,我们不应忘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不应忘记国际正义。

  第二,在世界大背景下,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胜”,日本“惨败”,两国人民均付出惨痛代价。今天纪念这场战争,两国政治家、知识人都应深思,怎样为两国,为东亚,为世界提供一个和平环境、美好未来。

  第三,回望战争初始阶段,还应反思南京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如果那时中国人举国一致,全民同心,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日本野心,防患于未然,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且,中国可以进退自如,不是跟随日本的节奏,而是与世界趋势同步。

  历史不容许假设,但历史可以反思。反思历史,记住教训,是我们今天隆重纪念抗战、二战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作者:※